小白谈耳塞——前言(废话篇)

当你打开新买回来的iPhone或iPod,里面已经附送了一个外观不俗,听感也还算好的耳塞。不少用户对于耳塞的需求恐怕只是能听音乐就可以了,但也会有不少人不满足于iDevice的陪塞,会选择购置更好的耳塞耳机来讨好自己的耳朵。于是我决定开个专题,只想以一个小白的身份谈谈耳塞(塞耳朵里的耳机,非头戴式的)。

希望在这个专题中,不只是我在表达自己的观点,非常由衷地欢迎在微博@-SenVe 找我交流。既然说是一个专题,我大致列了几个点,诸如耳塞单元、线材、购买、误区等,打算一点一点尽可能详细地谈,如果顺利,准备写六到十篇的样子。因为我只是小白,所以势必一些过于专业的东西我需要借阅搜索查阅,这里先说清楚比较好,然后就随性地扯扯一些我觉得应该说的东西。

我现在是大二学生,从高二开始接触听音这块,也是那时候是真的心理发烧,夸张到上课偷偷塞着耳塞听。期末考试快速写完提早交卷,一个人在操场塞着耳塞静静地逛,所以渐渐开始玩耳塞。但没玩几个,毕竟这是一个烧钱的过程,我不是富二代,更觉得为了虚渺的听感折腾父母的钱没什么值得可说的。玩耳塞的初衷就是为了听更动听的音乐,还好的是身边有兄弟朋友陪着一起,所以听过的塞子数目还算可以。

往往很多学生朋友,在预算不多又想听更好的声音的时候,选择什么样的塞子就成了难题。国内的造假技术是十分了得的,耳塞更是如此。淘宝上以森海塞尔为代表,一众旗舰好塞几十几百均有,如果本来就因为预算不多买假货听也还算可以理解;但若是花了正品的钱,买的却是假货,那就真的是伤钱伤耳的事了。所以会买塞子,不花冤枉钱是很重要的。

说到听音,“音质”是涉及频率很高的一个词,打开一个搜索耳塞的淘宝页,卖假货的介绍自己的塞子时,尤其喜欢扯这个词。在我看来,音质是很扯的的东西,商家拿这词描述耳塞更是扯淡。充其量,音质只能拿来描述音源的好坏,可音质却又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词,因为音质的好坏决定的是声音的听感,但音质好绝对不等于绝对的听感好。

我一直认为听感是很个人的东西,也就是主观的局限性。打个简单的比方:一位歌手总有人觉得他唱地好,自然也会有人觉得他唱地不好,受众的差异性是绝对存在的,所以音质出色,不见得听着就舒服。这个还可以衍生为,因为存在差异,故看任何耳塞的评测充其量只能说作为参考,找自己喜欢的声音才是最关键的,以自己的听感为标杆,找到适合自己的耳塞;再比如说:你只听欧美摇滚,个性鲜明,那一般塞子就不对口,往往这时候只有偏门的塞子才合胃口,而有的人只喜欢听轻音乐,ACG等,各类的人听音取向都是有差异的,给自己定位是第一步。

再说音质,因为现在听到的音乐都是通过设备仪器录制,然后以信号的转换最终还原成声音。这里就涉及到了失真,扯远了,知识有限,也扯不下去了,总之扯到这,就是说音质两字绝对是不简单的。它是很大范围的一个总概括,只要知道,满嘴拿音质说事却说不出其他所以然来的人,坑小白这点是无疑的。

最后说说发烧吧,玩什么,都有发烧友,一头扎进去,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,毕竟既然发烧了肯定是自己喜欢的事。但发烧绝对是多方面的,不是说光钱投多了,设备器材多了,就是发烧友了,这和真正意义上的发烧是背道而驰的。

发烧和金钱有关,因为是烧钱然后让自己精神上得以满足,但盲目砸钱就不是发烧了,花几千块买了一只塞子,听了一耳朵,写了点第一感受,拍了张照上传微博,然后就锁在柜子里了,这行为该定义为什么,就不说了。

买东西一定要做打算,尤其是学生,当你们的经济收入都是来自父母的时候更需要做打算,烧钱要烧地有意义。很幸运的是,我父母很支持我买设备听音乐,因为我和他们说的明白,花钱在这里比我拿钱去打游戏更有意义。记忆中从初中开始,我在花钱上就不会骗父母,该是怎样就是怎样,以自己的名义花着他们的钱。如果还对钱的去处做隐瞒,那我的心里会过意不去,而且一般,只要诚实,一般父母都能理解,给有同样处境的做参考吧。

既然是开篇前言,就随意地扯了一些东西,所以基本是想到什么写什么。结构有些乱,而且都是文字,看着肯定是乏味枯燥,真不好意思,等真正开篇会注意的,尽量配一些图和做到短小精悍吧,第一章以耳塞单元介绍为开篇吧。

之前在指南发过两篇关于听音和耳塞的,毕竟懂的东西不多,因为我充其量还只是小白入门,现在反回去看,觉得很不满意,但有些点还是可以拿来扫盲的,拿出来再看看吧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相关阅读:

[1]  关于听音的浅层介绍

[2]  苹果新款小白——EarPods简单评测